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风雨小说网 www.44pv.com,最快更新明末求生记最新章节!

,保证高产的同时,得继续向涿鹿商社购买粮种,否则将面临颗粒无收的结果。

    不买粮种就绝收这一点,这些年不断有人试图挑战,最后都以失败告终,不得不无奈地接受了这个现实,乖乖向涿鹿商社买粮种。

    这一点崇祯也很清楚,起初他不觉得这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,能保证高产丰收,就能解决大明的问题,那么让商家赚些钱粮也是理所应当之事。

    这一回才知道被卡住了脖子,要是没了这些神奇的种子,来年整个帝国都将面临绝收的危险,即便还有些存粮,但维持不了多久。

    就算还能将原来的老式粮种找出来种上,可吃惯了燕窝,谁还咽得下米糠,再说了,粮食因此大幅减产也会使帝国重又面临饥民遍地,流民闹事的困顿境地。

    最终,涿鹿商社和大明朝廷在边境之地选了个地方,坐下来谈判。

    这时的涿鹿商社已经不是崇祯四年的涿鹿商社了,在覆灭建奴之后,为了进一步扩张粮种的生意,特别是针对南方的稻种,需要周承允的人脉帮忙,志文主动将涿鹿工会的事务全部并入了商社。

    自此,涿鹿商社成了一个集毛纺、青盐、兽药、粮种等垄断性生意于一体的庞然大物,麾下还有蒙古各部落和不少佣兵团充当打手,是一个既能经商,又能动武的怪兽。

    当然了,周承允的股份比例相应下降,被稀释不少,不过即便如此,他也觉得是沾了好大便宜。

    双方在边境你来我往地打太极,花了整整一个月的工夫,最终达成了如下协议。

    大明的户部和崇祯的内库,各出一百万两现银,合占涿鹿商社的三成股份,其余七成,周承允独占两成,剩下的五成股份,由志文替兄弟们代管。

    这个便宜明廷可是占大了,要知道,涿鹿商社现今根本不缺钱,区区两百万现银别说三成股份,就是一成股份都不可能买到,这完全是看在大明朝廷的面子上,为了让涿鹿商社堂而皇之地走到明处,不受打压而做出的让步。

    有让步自然就得有收获,宋献策以涿鹿商社代表的身份,成为最年轻的内阁大臣,以保障涿鹿商社的利益,并且今后历任内阁,必须保证有一个涿鹿商社指定的代表在其中,首辅、次辅可以不做,但是不能没有。

    这是涿鹿商社在政治上获得的最大成就,除此之外,宣大总督和下属三镇的总兵,其任命需经涿鹿商社首肯。

    其实谈判一开始,涿鹿提出的条件是要插手九镇总兵的,明廷无论如何不肯答应,最后各让一步,涿鹿商社获得了宣大总督及其下属三镇总兵的任免权。

    关内的利益就是这些了,在关外,除却辽东已经建成的努尔干都司,涿鹿商社是土皇帝一般的存在。

    各部不论是台吉也好,可汗也罢,均需获得涿鹿商社的首肯,朝廷才会册封,林丹汗一脉的继承人,还有其下的三大丞相,同样由涿鹿选定后,报明廷批复。

    至于佣兵团什么的,双方都没有提,默认了这是商社麾下的武装力量。

    自此,涿鹿商社成了后世英、荷等国曾经出现过的东印度公司一般的存在,在塞外的大片区域,代大明行驶行政、司法等权力,以商贸为本,以佣兵和各部落为武装力量,震慑不服。

    其实这么一看,志文他们在明廷身上占的便宜也很大,在塞外是独立王国一般的存在,关内还有自己的代言人,他本以为要崇祯答应不太容易,毕竟涿鹿商社在塞外的力量过于强大,有威胁大明的能力,没想到居然很顺利。

    看来粮种的供应是终极大杀器,逼得崇祯也不得不低头。

    不过志文也并不是一味用强,他效仿后世的公司成立董事会,根据股份的多少决定各方的董事人员,朝廷除了分红,还可以参与涿鹿商社的决策,这恐怕也是崇祯愿意答应的原因之一。

    另外,志文在关内的权力要求看似不小,但也表明了涿鹿商社没有更进一步的打算,反而让崇祯放了心。

    尽管涿鹿一系在塞外过于强大,对明廷也不是没有好处,自此北方的边衅可以说完全消失了,大明的财力物力,可以用在其他地方,比如东南沿海。

    却说小英听了王书芸的话,瘪了瘪嘴,“知道啦,咱们涿鹿商社现在家大业大,需得各负其责,各尽其职,才能让商社蒸蒸日上...”

    还要继续背下去,志文苦笑着打断了,“好了好了,小英,这是咱们北上前,我在商社讲的话,你背下来作甚?”

    小英吐吐舌头,“没什么,就觉得这些话说得挺好,以后我跟人说话,也可以这样振振有辞岂不是好。”

    “说话想要振振有辞,还是多看几本书才行,小英。”王书芸笑道。

    “唉,一看书我就头痛,还是不要提了好不好?”小英愁眉苦脸地说道。

    志文和王书芸一起哈哈大笑。

    笑声中,远处有“嘚嘚”的马蹄声响起,身后的亲卫中有几人警惕地驱马迎了上去。

    两相而遇没有多大一会儿,对方队伍中有两骑越众而出,旋风一般向志文他们飞驰而来。

    “小志哥,小英,书芸姐。”人还未到,妞妞清亮的声音就传了过来。

    “妞妞!”小英眼睛一亮,策马迎了上去,两个丫头在马上闹腾了一番,这才一起来到志文身前。

    李定国不紧不慢地跟在她俩身后,见了志文,只简单地喊了声志哥,但看得出来也很激动,志文点头回应。

    “哈哈,没想到能在这儿遇上郑公子。”紧接着,一道粗豪的声音接踵而至,海东青也到了。

    “海东青大哥。”志文笑了,能在这种地方遇上他们,显然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儿。

    “你们不是说请定国去石兴山(现在的外兴安岭)打猎赏景么,怎么也到北海来了?”志文问道。

    李定国夫妇来过北海,之前听说是应海东青他们的邀请去石兴山,两地相距甚远,怎么会又跑到这里来了。

    “嘿,郑公子,你有所不知,”海东青笑了,像找到宝物似的,“本来的确是请李队长去石兴山清闲几天,没想到有人意外闯入,扰了咱们的雅兴,我和阿敏一合计,干脆把他们都抓了,想着送到卓尔湖,看商社收不收,李队长就跟着一道来了,顺道看看北海。”

    “抓人?”志文皱皱眉头,“海东青大哥,不是跟你说过,东金山和石兴山这些部族,需以怀柔手段为主,以免轻启战祸。”

    “放心,郑公子。”海东青大大咧咧的,浑不在意,“这些人,啧啧...又白又嫩,说的话谁都听不懂,算了,李队长,还是你来说。”

    又白又嫩,难道全是女人?志文听得一头雾水。

    “是这样的,志哥。”李定国开口解释道,“这些人都不是石兴山的土著,以前从没见过,肤色白皙,头发金黄,怪异得紧,在石兴山强买毛皮、人参、东珠,价钱给得极低,引起公愤后还劫掠了一个小部落,我们是看不下去,才出手将他们全部擒下的。”

    一听李定国的描述,志文就知道是白人,算算时间,难道是俄罗斯人来了?

    “这些人的话,没几个能听懂,好容易他们中有个通译,据说是从什么厄洛斯来的,对了,他们还有火枪。”李定国接着说道,“只不过他们这火枪,着实拿不上台面,还要用火绳点火。”

    由于涿鹿商社的存在,大明边军的待遇逐步上升,地位最低的军中工匠也享受到了好处,一些顶尖工匠更被涿鹿商社重金聘到达林台,不断改进火器。

    塞外这些年的冲突多是小规模,火炮因为笨重不便,并未获得长足发展,取得令人惊异的进步的,是便于携带的火枪。

    那种需要用火绳点火的火枪,眼下也就明军还在用,财大气粗的佣兵们,基本都换上了前装滑膛燧发枪,不用再担心夜晚的火光和火绳燃烧的气味暴露目标,也不用担心被雨水淋湿,可以全天候作战。

    而且射速、重量、射程都有了质的提高,弓箭已经有了被淘汰的趋势,火枪由此成了涿鹿商社又一个新的财源。

    是以李定国对这些还在用着火绳枪的闯入者,很是看不上眼。

    “对对对,李队长说的对,这些人生得白,脸又长得像鬼一样,咱们都叫他们白皮鬼,倒是牛高马大的,干苦力应该不错,郑公子,要不要去看看?”

    海东青手一抬,指着远处他们已经扎好的营地问道。

    嘿,还真是俄罗斯人,志文兴趣来了。

    这些年,因为俘虏来做苦工的战俘很少,毛纺的需求又不断增加,洗羊毛的人力开始短缺,不得不重金找人,毛线、毛布的成本开始上升,要是有人自投罗网,志文可不会客气的。

    “走,看看去。”志文轻轻一夹马肚子,大白灵巧地转了个方向,长嘶一声,扬蹄向营地而去。

    其余诸人紧紧跟随,马蹄踏破了草皮,扬起来丝丝缕缕的草屑,在空中悠悠晃荡,最后复又坠落地面。

    (全书完)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